昆明的鮮花、淄博的燒烤、哈爾濱的冰雪……40余個城市拿出自己的看家“招牌”和特征IP,融入深圳絢爛多彩的夜。
深圳的生机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近来,深圳寶安區歡樂港灣更是熱鬧特殊,暮色降臨,一場匯聚了40余個省、市的“青城阛阓”青年發展型城市沟通展在這裡開啟前奏。
這是2023年国际青年發展論壇青年發展型城市主題論壇的配套活動。也是全國首個以“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為主題的戶外阛阓,以青年可體驗、可參與的方法,展现城市特征和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成效。
“青城阛阓”為整個論壇活動增加了一抹芳华的亮色,也成了40多個城市展位與青年雙向奔赴的一大注解。
本次論壇上沙坪壩區成為重慶市仅有代表,在城市對話會環節作發言沟通,推介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相關經驗和效果。
怎么坚持芳华?站在国际級論壇的舞台上,沙坪壩究竟靠的是什麼?華龍網記者跟隨沙坪壩這支年輕的隊伍來到深圳,一睹芳华之城的招引力。
2023年国际青年發展論壇青年發展型城市沟通展現場,沙坪壩展位備受關注。 華龍網 沈楊 攝
鍋翻滾的紅色湯底,飄香的麻辣滋味。年輕的團區委作业人員一邊繁忙地給游客們准備試吃,一邊向游客們推介沙坪壩。
作為紅岩精力的重要發祥地,沙坪壩承載著深沉的歷史記憶和紅色基因,是有著光榮革新傳統的英豪之地。
2022年,沙坪壩區成為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這座城市均匀年齡35歲,擁有高校16所、中小學108所,在校師生30萬人,335個科研途径、2400余家科技型企業……是重慶最年輕、最具生机的城區之一。
沙坪壩的紅岩精力不僅是城市最為寶貴的“精力內核”,也是青年樹立正確的理想崇奉的重要養分。
這是沙坪壩區樹人小學的同學們與“小蘿卜頭”進行的一場跨过時空的“對話”。孩子們通過聽、說、看、做、演等方法,與扮演小蘿卜頭、黃顯聲將軍等演員展開互動,沉溺式體驗紅岩勇士的英豪事跡。
新穎的研學方法,讓整個教育過程的參與者都對“紅岩精力”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不止如此,沙坪壩82所中小學校與29個村點簽訂“校村共育”項目共建協議,打造具有沙磁辨識度的“尋根·行走的芳华”研學品牌,讓思政課活起來。
把“氣”接上、把“根”扎下。通過抓好以紅岩精力為中心的紅色研學游览,大力培养重慶紅岩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沙坪壩成功入選“全國研學旅行演示基地”“榜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這是沙坪壩深化開展“冠紅岩之名 鑄紅岩之魂”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通過這個途径,沙坪壩引導廣大青年踴躍参加紅岩小小講解員、紅岩宣傳隊、紅岩攻堅隊等志願隊伍,推動紅岩精力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法發揚光大。
據該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现在,全區已注冊紅岩青年志願者30萬名,成為活躍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的流動風景線,扎實開展著紅岩新風引領、紅岩銀齡守護、紅岩愛心護苗、紅岩鄰裡守望、紅岩鄉風潤澤五大專項行動。
歌樂山下,代代相傳著光照千秋的紅岩精力。傳承紅色基因,成為沙坪壩新時代青少年鮮亮底色。
將崇奉匯聚成光,用行動詮釋傳承,賡續紅色血脈。在沙坪壩,紅岩精力激勵著一代代青年人堅定崇奉、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奮發有為。
在2023年国际青年發展論壇青年發展型城市主題論壇城市對話會環節,沙坪壩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賈宇介紹,“沙坪壩充沛發揮轄區校園資源優勢,廣泛動員各年齡段學生以志願服務的方法參與到城市更新行動中來。”
沙坪壩區是重慶市科教文衛大區,區內高校树立、人文匯聚。而城市對青年的友爱,不看口號看行動。
舞台上歌手厚意演唱民謠﹔廣場前游客吃著燒烤、小吃,喝茶品酒﹔還有各類茶馆、咖啡館、酒吧等店鋪座無虛席﹔來來往往的游客,不時被特征修建、時尚氛圍招引,頻頻拿出手機摄影,這是華龍網記者在磁器口古鎮十二巷后浪片區看到的場景。
改造后的后巷深受學生群體的喜愛,而在過上一年輕人並不買賬。由於消費業態和消費場景跟不上,大學生在沙坪壩區讀書,在其他區消費的現象非常杰出。
怎么招引年輕人留住年輕人?沙坪壩區把目光瞄准了改造城市后巷。什麼人最了解年輕人,那必定是年輕人自己。在推動“城市后巷”改造,提高街區調性上,沙坪壩依托高校資源優勢,動員廣大青年通過志願服務的方法參與,讓青年既是城市“新消費場景”的获益者,更是引導者、倡導者和推動者。
除了“后浪”片區,沙坪壩還打造了别的兩個青年友爱街區,分別位於沙南街—沙北街、融創文旅城。
一個街區的改造能夠反映出沙坪壩重視青年的真招實干,而結合沙坪壩不斷出台的方针,服務青年友爱態度更能看出,沙坪壩對於打造“芳华之城”的決心和决心。
讓青年人有得住,沙坪壩出台《沙坪壩區青年人才驛站办理辦法》,籌集保证性租賃住宅4000套以上,供给青年人才公寓500套。
讓青年住得好。沙坪壩打造年輕人喜愛的場景、業態,推广“社區芳华行動”,建設磁器口后浪等3個青年友爱街區以及56個青年發展型社區,布局“青年文明公園”“紅岩城市書房”等青年交际場景105個,培养“芳华合唱團”等社群223個。
讓青年住無憂。沙坪壩打造“芳华之約”“家庭和諧計劃”服務項目等青年婚戀服務品牌,建設婚姻家庭輔導中心(站、室)100個以上,每年覆蓋青年不低於5萬人次。開展公益性心理團輔等服務活動,點對點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沙坪壩的友爱姿態,不光讓眾多青年不舍離去,也招引著越來越多的青年逐夢沙磁,一起參與著這方熱土的發展建設,從而构成推動沙坪壩發展源源不斷的“后浪”。
怎么讓廣大青年深植新時代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對於這點,沙坪壩的經驗是:把舞台交給年輕人。
對此,“90”后王樂祥感觸很深,他是重慶大學土木專業博士,也是有數百萬粉絲的“短視頻博主”、科技效果轉化途径“新知博士團”聯合創始人。
“我們‘新知博士團’能夠發展得這麼快這麼好,首要還是获益於從校園到產業園的無縫鏈接。”王樂祥說。
2021年,他與幾名同學發起“新知博士團”項目,剛啟動時,他為場地、資金等發愁。在學校和有關部門幫助下,凭借“環重慶大學創重生態圈”途径,項目獲得學校及相關部門供给的場地、金融、宣傳推廣等支撑。
“新知博士團”树立不到兩年,就擁有了一支由100多名博士組成的網絡科普隊伍。這正是沙坪壩政校企聯動的生動實踐,也是青年與沙坪壩雙向奔赴的最好印証。
2023沙磁人才大會上,沙坪壩區5個創新產業(人才)聯盟授牌。沙坪壩團區委供圖
這樣的途径不止一個,沙坪壩高位推進五雲湖科創社區、菁雲湖科創社區、黃金灣·智谷、青鳳高科孵化中心、1491未來設計中心、生命科技園等孵化載體建設,打造“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树立“沙磁科創合伙人”“大學客聯盟”“三創聯合會”等青年景長舞台﹔推出“鄉村振興青年貸”“青鋒計劃”,累計為創業青年供给2500萬低息貸款,全力支撑青年來沙創新創業。
招引人、留住人、效果人。為不斷優化青年就業創業生態,沙坪壩還實施了“沙磁菁英”“歸巢行動”“芳华筑夢”“人才三寶”四項行動計劃,印發《重慶市沙坪壩區支撑人才創新創業若干办法(試行)》《重慶市沙坪壩區促進科技效果轉化十條办法(試行)》。
在沙坪壩,年輕人可所以“紅岩志願者”“城市改造師”“沙磁推薦官”“鄉村星創客”……青年人已成為志願服務、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作业的主力軍。
芳华是沙坪壩的一大“標簽”,這裡有高校16所、中小學108所,在校師生30余萬人,是重慶最年輕、最具生机的城區。
人口紅利轉變為人才紅利,聚集智能科技、生命健康、工業設計等產業,依托環大學創重生態圈“3+N”園區,沙坪壩使用汹涌的人才動力,树立效果轉化機制,推動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勝勢。
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在沙坪壩演變為10萬名科技作业人员,335個科研途径、2400余家科技型企業……
時間退回到2022年4月,中心宣傳部、國家發展变革委、共青團中心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在全國布置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作业。
試點名單发布后,沙坪壩區作為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將試點作业納入區2023年“十大重點作业”之一。
區委首要領導牽頭榜首時間召開沙坪壩區建設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作业推進會,组织布置12個方面、52項作业任務。隨后召開專題會,結合區情實際,重磅推出“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 打造芳华之城”七大重點項目,並認真研讨拟定《沙坪壩區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實施计划》以及《任務分工》,為青年干事創業的動力源泉。
通過積極踐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有用豐富促進青年發展的普惠方针和實事項目,積極探究各具特征的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形式,在促進青年宜學、宜居、宜業等方面,沙坪壩构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沙坪壩經驗”。
现在,沙坪壩站在国际青年發展論壇青年發展型城市主題論壇上,共享經驗共享效果。對於沙坪壩來說,這正是雙向奔赴的結果,也是永葆芳华的秘訣。
“青年是沙坪壩最珍視的財富,芳华是沙坪壩最動人的底色。”沙坪壩區委書記唐小平曾表明,沙坪壩區將與青年一起打造能夠育人、留人、養人、效果人的芳华之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沙坪壩匯聚芳华力气。
唐小平:我們始終把青年作业作為戰略性作业來抓,推動青年高質量發展和城市高質量發展有機交融。一是堅持優先發展。將青年優先發展理念融入城市發展戰略,精心研讨拟定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實施计划,在全區结实樹立抓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便是抓高質量發展、抓中心競爭力、抓新的增長點的意識。二是完善頂層設計。把青年發展擺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推進,將打造“芳华之城”寫入區委作业報告,將青年發展作业納入全區“十四五”規劃、區政府作业報告,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共青團協調、各方齊抓共管”的作业格式。三是構建聯動機制。健全青年作业聯席會議機制,分領域、分行業組建19個作业專班,分類實施建設青年服務港灣、打造青年主題街區、培养青年景長社群等7大重點項目、52項具體任務,確保試點作业落地落實。
唐小平:近年來,沙坪壩區緊緊圍繞“加速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陣地,爭當高質量發展、高品質日子、高效能管理演示區,爭當創新驅動排頭兵、內陸開放領頭雁”目標定位,全面推進創新驅動、開放引領、文明傳承、公民城市“四個演示區”建設,為廣大青年发挥拳腳、實現抱負供给廣闊舞台。一是動員青年爭當創新驅動“先鋒隊”。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軟件信息等主導產業構建環大學創重生態圈,高位嫁接校企政各方資源,推動創新資源轉化變現,高標准打造未來科技、數字軟件、生命科技、醫療器械等“4+N”青年創業途径,3000余名青年人才在科研、生產一線爭當創新先鋒。二是動員青年爭當開放引領“弄潮兒”。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圍繞打造國家陸港樞紐經濟演示區,全力做強開放途径、壯大開放經濟、優化開放生態,組織4000余名青年參與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一帶一路”科技沟通大會等國際往来活動,讓廣大青年在國際舞台上發出更多芳华聲音、凝集更強芳华共識。三是動員青年爭當文明傳承“踐行者”。作為紅岩精力的重要發祥地,我們深化開展“冠紅岩之名、鑄紅岩之魂”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將崇奉匯聚成光、用行動詮釋傳承,20萬名青年踴躍参加紅岩講解員、紅岩宣傳隊、紅岩攻堅隊等志願隊伍,成為活躍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的流動風景線,推動紅岩精力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法發揚光大。四是動員青年爭當公民城市的“制作師”。引導廣大青年在公民城市建設中當主角,16名“沙磁推薦官”通過原創視頻推介沙坪壩、全網流量打破5000萬次,520名“城市改造師”通過創意設計參與城市微改造,90名“鄉村星創客”通過優質文創項目助力鄉村振興,一起打造“群眾家門口的風景”。
華龍網:讓城市對青年更友爱,要為青年供给實實在在的幫助,沙坪壩在這方面有哪些舉措?
唐小平:我們聚集青年所憂所盼,發實心、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在方针上抓整合、在陣地上抓交融、在作业上抓聚合、在服務上抓聯合,大力營造有利於青年景長發展的杰出環境。一是建設青年“宜學”之城。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36所,新增公辦幼兒園37所,與高校协作共建附屬學校6所,培养優質教育集群26個,打造青少年思政教育品牌10個,建成校外實踐基地21個,3萬余名學生參與“尋根·行走的芳华”研學活動,廣大青年在家門口就能享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二是建設青年“宜業”之城。打通“校地企”協同育人途径,實施“杰出工程師培養計劃”“青年崗位倍增計劃”,推出“職等你來”青年就業方针服務包,與高校聯合開展“師兄師姐幫扶就業”等十大协作項目,建設就業創業實訓中心、青年服務港灣10個,開發就業見習基地2000個,供给就業崗位10萬個。三是建設青年“宜居”之城。完善青年多層次住宅保证體系,籌集保证性租賃住宅4000套、青年人才公寓500套。打造年輕人喜愛的新場景,建設南開步行街等3個青年友爱街區以及56個青年發展型社區,布局“青年文明公園”“紅岩城市書房”等青年交际場景105個,組建“芳华合唱團”等社群232個,磁器口“古鎮十二巷”等城市“后巷經濟”火熱出圈,成為青年潮流聚集地。四是建設青年“宜創”之城。迭代升級青年發展方针體系,深化實施沙磁菁英、校友歸巢、芳华筑夢、人才三寶“四項人才計劃”,推動產業聯盟、創新聯盟、人才聯盟“三盟合一”,打造五雲湖青年科創社區,組建創投基金3支,出台促進效果轉化、支撑企業上市“雙十條”办法,發放“鄉村振興青年貸”等青年創業擔保貸款3200萬元,真实打造一座不僅能育人,更能留人、養人、效果人的“芳华之城”。
沙坪壩深諳保養的秘訣,一手抓城市建設,一手抓人才培养,並將兩者有機結合。我們有理由信任,這樣的沙坪壩還將越來越年輕。
通車儀式現場。劉洋攝 公民網重慶12月4日電 (陳琦、劉敏)12月4日,重慶巫溪至陝西鎮坪高速公路(重慶段)(下稱“巫鎮高速”)建成通車,並將於當日13時向社會車輛開放通行。…
兒童舞台劇《我和安全有個約定》。重慶交巡警總隊供圖 公民網重慶12月2日電 12月2日是第十二個“全國交通安全日”。…
公民網重慶12月1日電 (陳琦)12月1日,2023網上群眾作业大會在吉林長春舉行,會議現場發布了2023年度公民網網上群眾作业單位名單。成本,重慶市信訪辦公室、重慶市委辦公廳监察一室、重慶市政府辦公廳监察二室、重慶市委網信辦上榜“民意匯聚單位”省級名單,這也是四家單位連續第三年獲此殊榮。…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